漂流的信靠岸之后
“三月伊始,问君安否?”
按下发送键,沈楠久违地开始等待着笔友的回信。这是相隔近一整个寒假后她们的第一次交流。
去年秋天,因为喜欢写信,沈楠报名了“志信漂流”活动。这是由志德书院与任重书院联合打造、面向所有复旦在读学生的品牌活动之一,每一期都会有几十封信从参与者手中寄出,遇见另一封和它背后的人。如今,距离上一期“志信漂流”活动结束已过去四个多月。当连接彼此的平台从中抽离,信纸牵出的缘分又将走向何方?
编辑 | 郁淳言文 | 余奕 陆冠宇记者 | 余奕 陆冠宇
收到第一封信时,沈楠对笔友还了解得不多,只觉得这封信读起来很舒服,因此便决定了与对方“定向漂流”——按照活动规则,投递的信会由工作人员随机两两匹配后送到参与者手中,如果匹配的双方都有意向继续与对方交流,则可以登记为定向漂流,此后便成为固定笔友;不定向的参与者在下一次寄信时则将继续被随机匹配。
令沈楠惊喜的是,与她匹配的人也选择了定向,两人就此成为了笔友。
虽然她们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但在信纸上一见如故。话题以平凡的日常生活为主,但在文字之外,两人都加了精致的巧思:画个爱心、用手帐贴纸封口、附赠一首小诗、送一本书……
“志信漂流”活动的工作人员刘芯钰也注意到了许多参与者像沈楠一样留在信封上的心意,这对她而言同样是温暖的惊喜。筹备活动时,刘芯钰的最大期望是能够一直维持参与者的兴趣,她不愿看到参与者们写了一两次信后就兴致缺缺地退出。为此,除了为期四周的信件匹配,他们还在笔友关系基本稳定的第三周开启了征文活动,收集信件漂流中的故事。从结果来看,这期活动效果比往期更好。第一周时有三分之二的参与者匹配成功,最后一周时仍有一半的参与者在继续着信件漂流。
在活动结束之后,沈楠和笔友还是以写信的方式交流着。喜欢书信这个载体,是她们的共识。虽然她们加了微信好友,但线上的沟通仅限于告知取信,真正的交流依旧落在笔尖纸上,信越写越长。纵使沈楠的笔友未来将出国留学,并不便于寄信,她们也约定好了届时改为用明信片来保持联系。
对她们而言,信件是一种更亲切和稳定的联系方式。寒假期间,她们无法像平时那样交换信件,沈楠面对手机键盘也不知如何开口,聊天框一度陷入沉寂。直到开学,沈楠用一句“三月伊始,问君安否”重新开始了更为熟悉的信件交流。
她们的交流非但没有被一时的沉寂而打断,反而经过时间的晾晒变得更加紧密。信件往来愈加频繁,有话想说就直接提笔,甚至会隔天就写一封。而在信件之外,她们一起报名了志德书院的“明谊学伴”打卡活动,两人互相分享早餐、体育锻炼、学习生活,由此在微信上的交流也更加频繁。
沈楠同样喜欢这种日常的交流,无论收到的是信纸还是信息,知道有个人挂念着自己,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 沈楠和笔友的信件,沈楠供图
但这些也并非信件漂流的全貌。匹配的过程就好比拆盲盒,参与者的反馈也难免存在着“幸存者偏差”。刘芯钰身边就有朋友没能定向成功,和笔友的交流也在两三轮投递后无疾而终。
这种情况其实在她的意料之中。她意识到,如今大学中深刻地接触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困难,能通过“志信漂流”促成一些美好的友谊已经超过自己的预期了,“只要有一点意义就是意义”。
类似的不完美匹配同样发生在了志德书院的思维身上。由于两书院报名人数不对等,思维没能如愿匹配到任重书院的笔友,甚至在后续的信件交流中得知对方和自己来自同一个班级。好在思维对不完美匹配有所预期,并没有产生太大落差,还和笔友聊得十分投缘,成了很好的朋友。
活动结束后她们互换了联系方式,线下见面吃饭,并将交流的主阵地转移到了微信。在思维的提议下,她们以微信留言的方式每天分享三件好事,一直持续到现在。尽管手写回信变成了网络交流,但写信时的沟通节奏依旧被保留了下来。
在信件漂流的整个过程中,思维感到十分愉悦和满足。以信件的形式与笔友交流让她觉得心灵获得了短暂的宁静,也更期待从信中了解每周发生的故事。她提到,大家在微信中使用的表情包和符号都是一样的,聊天模式也高度相似,而现实中每个人其实各有特点,写信时组织语言的过程则能更好地展现这些个性。
“但是还是太容易猜出来了”,这是思维在活动中唯一遗憾的地方。在完全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线下见面会更具吸引力,她期待后续活动辐射的范围能有所扩大。
历任组织者都表示由于工作量大、经费有限、流程繁琐等原因,匹配是一个很看缘分的过程。本期总负责人张末也坦言,整个活动的组织并不容易。
从确定主题、设计文创、购买信箱,到收集问卷、发邀请函,再到真正的信件配对、送达,以及中后期的征文和奖品发放,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活动的周期、范围有限,主题的类别抓大放小,都是受制于此。包括规定双方同时写信,而不是传统的一来一回形式,也是考虑到工作量的问题,同时秉持着尽可能让参与者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多交流的原则。
谈及信件对笔友后续关系的影响,张末表示信件漂流本身就是一个缘分和概率的问题。她不觉得信件与关系的稳定有必然联系,而只是让一段关系在短期内变得更加特殊。无论这段缘分延续与否,她都希望参与者可以更加宽容。“你要去看看真实的人,而不是你想象的那个人” ,所有的关系都是储存在现实中的。
大四的参与者阿丁则比较相信字如其人,也因为笔友的字很像高中好友而感到十分兴奋。与笔友年龄的差距并没有阻碍顺畅的沟通,她们彼此欣赏,甚至会在同一封信中提到“桂花开了”这样的生活细节。阿丁把信件看作一种更浪漫的相遇,而紧密则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建立的。尽管如今她们交流甚少,但她对此并不强求,“因为人和人的关系本来就是流动的”。
“志信漂流”活动最初的灵感来源于已不复存在的QQ漂流瓶,至今已有四期的历史。发起时正值2020年第一次疫情居家期间,初衷是希望帮助疫情中隔绝的人们建立联结。
创始人贝壳儿十分希望“志信漂流”活动可以一直办下去。她觉得现实生活让“社恐”群体有不小的交流负担,网络空间又压榨了私人化表达,也让人们不再习惯于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而信件提供了一种不会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情感沟通渠道,她也希望借此给那些比较内向但渴望交流的同学一个平台。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是阿丁很喜欢的诗《从前慢》中的一句。信件背离了速度与科技,回归了原始与朴素,但活动的组织者们很高兴看到还有许多同学愿意以笔抒怀、以文会友。她们鼓励大家把信件看作开始一段关系的缘分,也希望大家能在这一平台卸下日常社交的一些负担,更轻松、更勇敢、更自由地去交流。
如今,疫情再度肆虐,新一期的“志信漂流”也重新转回线上,希望以信件的方式帮助困于“泡泡”中的人们通向自由与远方。无论生活如何飞驰,人与人的联结依旧纤细而珍贵。风筝乘风而起,飞向何方却取决于牵线者的心意。正如张末所说,“不是信件让他们特殊,是他们彼此让彼此特殊”。
文中思维、阿丁、贝壳儿均为化名
微信编辑丨余奕
审核丨孙晓雷 郑屿
往期精彩